上星期在某間店裡的書架上翻到的,原本以為是一本舊的旅遊書,翻了翻也沒有特別留意到底是新是舊,離開後覺得它的一頁一篇故事,不會很冗長的講些無聊事,讀起來蠻有意思的,隔天去書店石就把它帶回家了。
其實,要如書上這樣的移動我想需要的不只是體力,還需要一點勇氣,對我而言,大概不太可能會以這樣的方式旅行,不過,旅行不就是如此,我可以真的去,可以在腦袋中,隨著書上的圖片與文字,一站一站的快速移動,對我而言,都是可行的方式。
日本,一直是我想去國家的第一順位,因為近,因為有很多新奇的東西,很多美的設計,還有令人無法抵抗的食物,無論如何,我總會再去的。
如果你喜歡日本,喜歡旅行,喜歡簡單,推薦你找個下午,悠閒的找的地方,在外面的咖啡館也好,在自家的客廳也好,輕鬆的聽著音樂,慢慢的隨著作者來一趟日本之旅吧!
博客來網址
目前分類:閱讀 (281)
- Jun 18 Sun 2006 17:19
新書:超完美!日本鐵道旅遊計畫
- Jun 10 Sat 2006 00:00
新書:芬蘭驚艷
- May 17 Wed 2006 23:56
新書:做最好的自己
最近Google在台灣應該算蠻紅的吧,剛進入台灣徵人,又炒熱了Google的神奇徵人過程,連帶的台灣之子的李開復也跟著紅了起來,加上離開微軟投奔Google的種種"偉大"事蹟,我想要不紅也難。
Google這家公司源源不絕的創意一直是我十分欣賞的對象,能讓Google願意與微軟在用人上槓上,李開復必定有其過人之處,而讓我決定帶回家的主要原因是,看到書上李開復提到很喜歡一首詩,表達了他的教育理念,就決定打包了。
到底是什麼詩,請看這一篇。
- May 17 Wed 2006 23:49
新書:天使與魔鬼
- May 12 Fri 2006 11:28
新書:深入資料庫之美學
好久沒買過電腦書了,那天在誠品逛逛,忽然發現這本書,書名取得很有吸引力,封面其實我沒看仔細,不過素素的,不討厭,就翻了起來,一翻之下,帶回家。
蔡老大寫過一篇評論,是對英文版的評論,大家可以看一下,貼一小段前言如下
對於我這種智慧未開、喜歡崇拜偶像的人來說,我看到C. J. Date的著作,就如同無知的少女看到F4的唱片一般,完全沒有抵抗力。如果C. J. Date那天到台灣演講,我一定會帶著螢光棒,並結合其他C. J. Date的粉絲,一同在台下如癡如醉地製造波浪....
有興趣自己看看,講的很有吸引力。
拿到書後沒有全部先翻過,反而是當聖經般的按部就班來看,哇,實在不容易看,被M$ SQL、Oracle、MySQL...等等資料庫軟體教壞的我們(其實我的年代是從dBase III開始的),要忘記一切去回到原則還真有點困難,第一章我就撞牆了,嘿嘿,看來這本書雖然貴,不過可以消磨不少時間....
- Apr 17 Mon 2006 22:40
新書:大前研一 專業、創新者的思考、OFF學
- Apr 02 Sun 2006 00:49
新書:領導的技術:如何成為問題解決型領導者
還有?好啦好啦,寫完這本不寫了,其他的閒書就當作沒看到。 (其實要不是因為還有其他事,不想帶著太重的書移動,還有兩本大前研一的新書該要一起帶才對)
經濟新朝出的一系列書真的不錯,找一下城邦的網站看一下,懶得看的話,我幫你貼。(這網頁沒更新,很多書都已經出了......)
■ 經營管理這個書系包括行銷、策略、職場、科技等領域的新經營管理思維,兼顧實用性與啟發性,讓讀者更能掌握商業世界的脈動,深化管理素養。
已出版《勇於負責》、《危機就是轉機》、《i-mode贏的策略》、《體驗品牌》、《殺手級品牌戰略》、《高科技就業聖經》、《給一個A》、《為什麼我討厭搭飛機》、《活力客服》、《中國製造》、《創造客戶價值的10堂課》、《企業文化獲利報告》、《困難的事,我來做!》、榮獲2003年政大科管百大好書Top10的《體驗經濟時代》、製造兼服務業必讀的《精實革命》等,其他還有:
六標準差:《我懂了!六標準差》、《我懂了!六標準差2》、《六標準差設計》。
- Apr 02 Sun 2006 00:38
新書:翻動世界的Google
去誠品只買一本書,嘿嘿,當然不可能。
這本書之前一直放在Books的購物車中,當時還沒出版,新書嘛,當然是79折,結果今天在誠品看到,也是79折,那還等什麼,包起來。(不過這個現象很有趣,以前誠品不會有這種折扣的,現在也來這套,有機會要好好探討一下,對了,上一本漢字的故事也是79折)
Google對許多人而言,大概一直是一家驚奇不斷公司,從他們不斷推出來的服務,常常讓我覺得神奇,怎麼會有這樣的服務,他們不但想的到,而且做的好,所以呢,管它書裡講什麼,先帶走再說。(其實沒那麼誇張啦,另一本關於Google的50個故事,我就一點興趣也沒有)
還沒看要寫什麼介紹,還是先貼別人的啦。
如果沒有Google,日子要怎麼過?
- Apr 02 Sun 2006 00:31
新書:漢字的故事
最近實在太忙了,忙到連逛書店的時間都沒有,今天好不容易逮到一個空檔,跑到誠品小逛了一下,忍不住手癢,又帶了幾本書回來。
這本書是一個外國人寫的關於中文~~~而且是指繁體中文的故事,看了一眼就包起來了,我心裡想的是,有很多漢字恐怕我們自己都不是那麼清楚它的由來,而且,多知道一些,以後要教小孩比較有料,嘿嘿。
貼兩段Books的說明
作者簡介
林西莉(Cecilia Lindqvist) 一個比你更懂中文的外國人,瑞典著名的漢學家,同時也是教授、作家和攝影家。林西莉女士自一九五○年代末起學習漢語,師事瑞典知名的漢學巨擘高本漢;六○年代初曾留學北京大學,之後並多次造訪中國。旅居亞洲和拉丁美洲多年之後,林西莉回到瑞典擔任專職漢語教師,課餘除了寫作專書介紹漢語及中華文化,也為瑞典電視台製作多部相關的專題節目。
- Feb 16 Thu 2006 21:08
新書:聖傑曼的佩-絲慕巴黎第二話
- Feb 16 Thu 2006 20:59
新書:再咬幾口義大利
這本書應該是之前買的波蘭更早的作品,閱讀時間連開會一起算也不過是半天,實際時間恐怕兩個小時不到,要下評論好像有點難。
也許這類書會越寫越好,嘿嘿,這樣講會不會太白?反正,比較起來,我覺得波蘭那本書比較有料啦,只是蠻好奇的的,身邊的朋友有這本書的還不少,啊是怎樣,大家的標準都還蠻客氣的嘛,如果我先看到義大利,波蘭一定沒機會啦。
貼博客來的介紹好了,大家有興趣自己瞧瞧。
張國立徹底發揮『牡羊座精神』,帶著趙薇『不按牌理出牌』重遊義大利!
因此,事前規劃行程不重要,訂到機票即可出發!但是,隨身地圖很重要,因為筆轉到哪裡,就要往那裡去!所以,晚上住哪裡不重要,民宿、修道院、三顆星以下旅館都可落腳!可是,吃飽很重要,一到目的地,一定先找餐廳去!
不過,這趟隨機旅行,一路上卻狀況百出:他們曾臨時起意去薩丁尼亞,結果買不到船票,浪費一天在到處奔波上;又臨時起意去『五塊陸地』,結果晚上找不到旅館,差點睡火車站;再臨時起意去熱那亞,險些當街成了流浪漢;甚至在佛羅倫斯走散,讓趙薇差點想乾脆找個義大利帥哥再嫁一次!
- Feb 13 Mon 2006 00:59
新書:絲慕巴黎
- Feb 01 Wed 2006 11:57
新書:波蘭,啥米碗糕?
- Jan 01 Sun 2006 18:25
新書 - i狂人賈伯斯:從另類人生到超酷創新的蘋果風格驅動家
- Jan 01 Sun 2006 18:15
新書:天地有大美
。
美學大師蔣勳首部生活美學力作。
在本書中,他鼓勵大眾從生活細微面出發,將美拉近到食、衣、住、行的層次,而能過一個有質感、有品味的生活。蔣勳公開自己力行生活美學的體驗與心得,讓大眾明瞭美感訓練並不難,美感生活並不貴、不遠。他希望忙亂步調下的現代人,可從本書中習得如何放緩生活步調、舒緩生活壓力,從最平易的生活面來伸展感知的觸角,尋得心靈釋放和寧靜。
本書部分照片於蔣勳住所實地拍攝,讓讀者共享他的居家美學。
2006年買的第一本書,從最近買的書看來,我的閱讀方向最近變了不少,年輕時總是鑽研技術方面的電腦書,後來轉向企管,或是與工作相關的專案管理等方面,最近也許人到中年,對生活的渴望多了起來,入手了不少與生活美學相關的書籍,也希望能早一天不在有這麼多的壓力,能好好的生活。
- Dec 04 Sun 2005 20:14
新書:慢活
看完"慢食"之後,一直等著有時間看"慢活"這本書,也是一樣,因為懶的關係,就拖了下來。
博客來的"慢活"介紹。
現代人熱愛速度,執著於用更少的時間做更多的事,要追趕得上就必須不斷加快腳步。我們因此罹患了「時間病」,快速無疑成了一個癮頭、一種崇拜。唯有透過回溯人們被時間搞得筋疲力竭的歷史,探討該如何應因應那讓全人類著魔沉淪的快速文化,釐清為追求速度所付出的代價,我們才能在這個沉迷於快還要更快的世界裡找到放慢腳步的前景。「慢活」運動於焉成型,但它並不是將每件事牛步化,而只是希望活在一個更美好而現代化的世界。一言以蔽之:慢活便是平衡──該快則快,能慢則慢,盡量以音樂家所謂的tempo giusto(正確的速度)生活。放慢速度沒有一成不變的的公式,正確速度也沒有萬用守則。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步調,如果騰出空間容納各種不同速度,這個世界會變得更加豐富。這裡不僅遊說讀者採取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,更報導了一場正在全世界實實在在發生著的運動。
- Dec 04 Sun 2005 19:37
新書:美學的經濟
- Aug 14 Sun 2005 09:01
新書:專案管理三部曲
七月出版的,之前在書店看到,太重懶得帶,昨天終於把它帶回來。
這一系列幾本書都是枕頭級的,又厚又重,上次買的是"專案管理策略精論",後來又出了一本"PHR人資基礎工程",其實我也很有興趣,只是考慮實在沒時間看就放棄沒買,這次又是專案管理的書,不買有點對不起自己,就先抱回家了。
這本書有個副標題"成功專案規劃、排程與控制",有這麼神奇?還沒空看,等看了再來與各位分享。
- Aug 09 Tue 2005 10:33
新書:慢食:味覺藝術的巴黎筆記
其實也不算新書, 出版了有兩個月了....
博客來的介紹
法國人在用餐前必向同桌人說:bon appetit(祝你胃口大開),我們中國人都說:請慢用。仔細想想,「慢用」兩字更有深意,只有美好的東西才值得我們花時間,慢慢享受。
所謂「慢食」,並不只是「反速食」,它更在意的是在大量生產模式下全球口味的一致化,傳統食材及菜餚的消失,以及速食式的生活價值觀。主張慢食的人認 為:慢慢地進食,認認真真、全心全意、花時間和各種官能感知去慢慢地享受一頓美食,學習並支持這頓美食背後的努力及傳統。這對飲食文化所能帶來的影響,是 超乎想像的。
近幾年美食之都的巴黎,除了慢食外,又多了一套飲食哲學──fooding,即food + feeling(食物加感情)。希望用餐者以感情、情緒去感受食物。感受每一道菜上桌時的香氣,欣賞擺盤的色彩和美感,品嚐吃進嘴裡每一口味道的組合、搭 配和轉變。也許讓你想起小時候媽媽的一道菜,也許喚回某一次被遺忘的旅行經驗。同時,也反過來期望廚師以一種更帶感情的手法來做菜(而不是制式化、機械化 地執行食譜裡的材料和步驟),在盤裡留下個人的情緒和風格。
書名叫《慢食》,「慢」在這裡不是用來形容吃飯這個動作,而是接近 prendre ton temps 的意思。花時間吃飯、一個廚師在快炒慢燉時對火候的掌握、醃漬一罐果醬黃瓜所需要的時間、一個侍者長年累積值得尊重的專業經驗、一支酒釀到巔峰該有的歲月 光陰、把一個工作做出品質做出感情來應有的思索努力……
慢。食。在這裡是指將時間的價值在美食的領域裡呈現出來。
也許因為我家另一半去年今年去了巴黎、米蘭,聽了她對於"吃晚餐"這件事的描述,有一點點體會歐洲人的飲食文化,讀起此書頗有感觸。書中有幾篇文章值得細細品味,特別是在飲食沒什麼文化的台灣,看看這本書,如果能培養點對飲食的品味與感覺,也算是有點長進。
- Nov 30 Tue 1999 08:00
閱讀:戰慄遊戲
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