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閱讀 (281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上一次看福爾摩斯應該還是學生時吧,接下來的這麼長時間裡,看過的懸疑偵探小說大概屈指可數,一看到《硫磺之火》厚厚的超過六百頁,第一個反應是不會吧,這要看到哪一年啊,不過一翻開封面往下讀,相信我,寧可不睡覺你也會希望用最短的時間讀完它(當然前提是你不排斥有點恐怖驚悚的內容)。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本來不在計畫中的一本書,原因一來是書太厚,覺得自己沒耐心去把它讀完,二來又是講聖戒這一類的題材,達文西密碼之類的書已經看太多了,雖然達文西密碼偏重娛樂導向,但是還是有很多「解謎」的元素在裡頭,想要與它一較長短大概不容易,因此並沒有把它列入考慮。

不過大概如書中所講的,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安排,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把它帶回家了,哈哈,作者一定相信這是上天的安排。

這本書基本上寫的是抹大拉瑪利亞的故事,如果跟我一樣對這個角色不熟悉,請參考Wikipedia抹大拉的瑪利亞內容。

故事從一個女性作家講起,作家原本的作品就是替歷史上的女性「平反」,透過實地的訪查、民間傳說等種種方式,以一種全新的觀點來重新定位歷史上的傳奇女性人物,而在一個「偶然」的機會裡,女作家得到了一枚戒指,隨著得到戒指這一刻起,接連不斷的奇遇就一直發生在她身上,忽然間她自己成了歷史上最重要的女性,藉由她的迄而不捨,一步步的把歷史上最驚人的事實發掘出來。

故事裡對於宗教著墨甚多,對於不同教派、信仰之間的歷史糾葛也一一道來,當然最「猛」的就是對抹大拉瑪利亞的故事的描述,一般的小說寫到這應該都是點到為止,「聖戒謎」則是把隱藏了歷史最大驚人秘密的寶物找出來後,一五一十的把內容用了相當多的篇幅來描述(不小心還以為看的是另一本書呢),我對宗教沒有研究,也無從判斷這些說法的合理性有多高,但就一個純讀者的角度而言,事情的來龍去脈算是交代的合情合理,主角生平從小到大的關聯也沒有銜接不上的情況,一氣呵成,算是可看性頗高的作品。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這是一本童話故事。

因為故事溫馨動人,但世界上不可能有這麼可能的安排,所以我說它是一本童話故事。

從故事一開始,沒什麼成就的主角很湊巧的在銀行搶案裡抓住搶匪,成了小小的英雄人物,接下來神秘的撲克牌就開始出現,每一張撲克牌總是讓主角開始經歷一段奇妙的過程,隨著撲克牌上所出現的題目一個個被主角解開,漸漸的也讓他學到了更多,從一段段的付出與協助他人的過程,許多素昧平生的人因此而受到幫助,接著,更神秘的撲克牌出現,幾個主角的狐群狗黨也成了撲克牌裡的題目,到最後,更是出乎意料的結局。

一趟很奇妙的旅程,當然也很不可思議(所以我說是童話),但是,只要肯真心付出,再渺小的小人物也能有不平凡的表現,甚至改變自己的一生。

偷書賊作者的前一部作品,與偷書賊完全不同的類型,但字裡行間隱約可以感受到一樣的關懷與溫馨,我喜歡。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

記得很久以前就看過『到葉門釣鮭魚』的試讀本,當然就被這個奇怪的故事吸引住,只是等啊等、盼啊盼的,就是等不到它出現,過了好一陣子,我以為這本書已經胎死腹中,沒想到年前竟然看到它出現在書店,當然趕緊把它帶回家。

這本書講一個很特殊的題材,大家也許聽過葉門,但對葉門可能跟我一樣不甚了解,我只大概知道是個阿拉伯國家,至於葉門是否如書中所描述都是沙漠,是否出產石油等其實並不清楚,對當地的印象也停留在有很多內戰的感覺。

Wikipedia葉門

故事從一個葉門大公想要將英國流行的釣鮭魚活動引進葉門開始,在氣候、環境等完全不合適的情況下,要將鮭魚帶到葉門養殖將是多大的挑戰,主角鍾斯博士從一開始的抗拒,卻因為政治因素不得不妥協,漸漸的被大公『有相信就有可能』的精神所感召,加上自己的專業,開始相信有其可行性,隨著整個釣鮭魚的計畫展開,各種政治、官僚、家庭、種族、感情等情緒,交織成了整個故事,我們看到政治家的搖擺,官僚體系的逢迎諂媚,種族之間的衝突,加上鍾斯博士的感情問題,讓人恨不得一口氣讀到結局。

奇特的是,這本書的表現方式不是一般講故事的方式,它透過電子郵件紀錄、鍾斯博士的日記、機關間來往的文件紀錄、調查人員的約談紀錄、新聞報導、情人間的書信等來描述整個故事,與一般的小說手法有相當大的差異,這些看似不相關的文件,彼此卻緊緊關聯勾勒出整個故事,讓人不禁替作者的巧思喝采,原來,小說也可以這樣寫。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前一陣子讀了太多小說,回頭看看書架上排隊等待的其他『書種』也累積了不少,趕緊回頭消化一下,不然小說越看越有趣,要再回頭看不一樣的書籍就難了。

顧名思義,亂好是從一般人覺得的『亂』中研究,發現亂其實亂有亂的好處,舉個例子,一間整齊的書店與一間到處堆滿了書的書店,雖然前者讓讀者容易找到所需要的書,但後者卻從幾個不同的角度得到利益,不需要太多的店員去分類整理書籍,節省了人力成本,讀者在搜尋的過程中,會因為意外而看到有興趣但非原本購書清單中的書,增加了銷售,這些都是因為亂所帶來的好處。

又如流傳當初盤尼西林的發現,就是因為實驗室的意外,讓培養皿長出意外的結果,如果一切都那麼嚴謹,恐怕盤尼西林就不會被發現了,這也是另一種因為亂而造成的結果。

書中從不同角度去檢視我們生活周遭的許多情境,家庭、親子、教養、企業、國家.....都有不同的例子,連賭場都被拿來論一番,不過到底亂好不好,看完了我還是不確定,不然作者應該大力推薦讀者進場『亂』買股票,搞不好會比埋首作研究的股票族賺更多(記得真的好像有類似的研究)。

不過可以確定的是,我知道我看書是屬於『亂』的一派,各種類型夾雜著看,如果再把平日看的雜誌加進來,鐵定是亂到可以,所以停下來想想,我應該是舉雙手贊成『越亂越好』那一派啊。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0) 人氣()

聲明在先,這一套書我還沒讀過,不過上一篇敗家篇提到了"感性路線",又來把超有fu的傘,讓我想到美學的『議題』(好嚴肅),美的感覺不就是從日常生活中培養出來的?書店不是有法國女人不會老的書嗎?怎麼有些人的穿著打扮看起來就是賞心悅目,有些人看起來就不敢恭維,其實美並不需要花大錢來堆砌,多看多欣賞,潛移默化中慢慢就會懂得美。

網路上找到的資料,文學﹑音樂﹑雕塑﹑繪畫﹑建築﹑舞蹈﹑戲劇﹑電影稱八大藝術,另加工藝﹑攝影﹑書法﹑金石為十二大藝術,很多都是我們生活中隨手可及的,如果你說不看書、不看電影、不看表演、不聽音樂.....,但你總要住在建築物裡,出門就會看到建築,躲也躲不掉,所以今天就來介紹一本跟建築有關的書『巨匠神工』。

對台灣古建築、傳統建築若有關心的應該都聽過作者李乾朗老師的大名,他的著作非常之豐富,如果對傳統建築有興趣,大力推薦李老師的各本著作,尤其是對台灣、閩南建築的研究,絕對不作第二人想。

李老師的著作都有很豐富的手繪插圖,無論是外觀、結構、立面、剖面....,讓讀者看了之後一目了然,一流的繪圖幾乎都是親手繪製的,李老師的繪圖功力由此可見,還記得以前上課時老師最厲害的一招是與學生面對面,畫出來的透視圖卻是正對著學生,依照學生的角度畫出來的,這樣的功力無人能及,(為了替老師打書,只好洩漏自己底細,不過我承認我是沒慧根的學生,所學的都還給老師了),而關於老建築的典故,老師講起故事來可以把百年的感動都融入其中,一磚一瓦似乎都活過來,真的是用一生的歲月在維護我們的傳統。

這一套巨著平裝分三冊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原本不列在書單的書,還好最後還是沒漏掉,不然真的是太遺憾。

中國的童話裡似乎沒有"調換兒"這樣的故事,剛讀到這樣的題材時忽然像是發現了不曾注意到的新大陸似的,"交換"似乎不是那麼的不合理,也許你我的身邊就有著這樣的角色存在。

故事從調換兒被調換後,從換與被換兩個人的眼光來講述兩個平行的故事,被換走的小孩成了樹林裡的妖精,從新學習適應新的環境,與其他的妖精日復一日的等待著下一個機會,也許百年之後,有機會再經過調換重生,再度成為人類,而假扮成小孩的妖精,從此成為人類的小孩,學著成為真正的人,漸漸的遺忘妖精所擁有的一切,忘記森林裡的夥伴,但潛意識裡,卻忘不掉奪取人類角色的陰影。

隨著變成妖精小孩的眼睛,我們看到森林裡一群妖精的等待,『遺忘』成了最重要的事,如果不試著去忘記,該怎麼度過百年的孤寂?但是也有不甘屈服於命運的妖精,不再藉由調換來換取新生,勇敢去走自己的路,追求自己的夢想,讓人為她的勇氣感到驕傲(這是書中我最喜歡的角色),而主角也從一個不甘被偷走人生的孩子,漸漸變成一個勇敢的追尋起自己的未來,調整了自己心態,並且一字一句的紀錄一切,僅存的一點人類記憶,變成妖精後的點滴,慢慢的拼湊出自己完整的人生,過程讓人感動。

了而偷了別人生命的妖精,活在不安之中長大,生怕自己的角色被識破,即使在自己最親的家人,最愛的人之前,永遠都需要隱藏自己,另一方面又苦於想要找回自己的前世今生,等長大結婚生子之後,又開始擔心自己的小孩會被調換,風吹草動都是威脅,這樣的恐懼與折磨,不知道會不會讓他悔不當初?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

「每個大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孩子,而每個小孩心裡,都有個未來的成人靜靜等候。」

去年紅極一時的小說,博客來年度百大文學小說年度之最,終於在結束了2007年進入2008年被我看完了。

不記得從何時開始又讀起小說,好多年沒有閱讀小說的心情了,去年狼吞虎嚥的吞進一本又一本的小說,卻漏了這一本,其實也不是漏了,當初覺得自己並沒有太強的意願去閱讀它,也許經過了一整年的小說閱讀經歷,才在最後終於又回到這本書上。

一個因為對於自己角色的不滿,而進入了童話奇幻世界的小男孩,遇到了顛覆腦袋裡印象的童話角色,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磨練,打敗了連強壯騎士都無法擊敗的敵人,用自己的心去觀察體會,勇敢的往前探索,不讓童話裡的壞人左右自己,一步步解開已經鎖在自己身上的命運枷鎖,終於成功的重回人間,也脫胎換骨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人。

讀完此書,不禁試著問自己,如果經歷這樣的變化,將會如何自處?自己又是何時,何種情況下變得懂事,變成大人?有過一番經歷的小孩,是否在未來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會比較良好?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

生命中永遠充滿了難題,
而一切關於勇氣、智慧與真愛的解答,
就在這一連串的驚奇與冒險中……

很難不被作者的創意所吸引,藉著電視的猜謎節目編織出這麼精彩的故事,從第一道題目開始,吸引著讀者一題題隨著主角的人生經歷走下去。

故事描寫一位在印度貧民窟長大的孤兒,在參加一個猜謎節目,連連過關得到十億獎金,卻也引來作弊的合理懷疑,就因為他是貧窮的無名小卒,沒有人相信他能解答,就在他被警方逮捕,電視台也走後門要陷他入罪,忽然出現了一位女律師將他由警局保釋出來,故事就隨著主角對著律師說明他的人生經歷,一一對應到猜謎的每一個答案,不禁要讚嘆作者的巧思。

所有題目在主角的生活經歷中都有了答案,如何把這些不依照時間發生的經歷與一道道謎題相呼應,又不會讓讀者看的順序大亂,確實不是件簡單的事,也就是說,整本書是由十幾段獨立的故事構成,故事與故事間卻又緊緊相繫、互相呼應,一口氣看下來只能大呼過癮。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

也許是宣傳做的太大,也許是我對它的期望太高,看完了書反倒是有點失望。

一本無字天書,會自己找到合適的對象呈現它的內容,強大的力量讓數百年來許多人為了爭奪這本書前仆後繼,有了它,印刷與文字開始流傳,讓人類的智慧與創作一點一滴的累積下來。

不過,我好奇的是,曾志朗(中研院院士)、郝廣才(格林文化發行人)感動推薦!真的有這麼感動嗎?我是很喜歡看書,也很嚮往書中牛津圖書館那四面書牆的景象,不過,隱字書帶來的感動到底是哪邊來的,我似乎不太能體會,這本書將威脅丹布朗的《達文西密碼》的賣座地位,嘿嘿,聽聽就好。

比起Neverending Story來,隱字書的探險與奇幻似乎少了許多,就憑著一本會挑選主人,會適時顯露出文字,會自動整理書頁,會喚醒其他書籍的書,能講的奇幻故事真的不多,勉強算來,隱字書是一本龍皮書,就這樣的奇幻味吧。

小失望啦,不過,能有時間閱讀是幸福的,擁有閱讀的能力是幸福的,喜歡閱讀是幸福的。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
2007年的閱讀在『偷書賊』畫下句點,雖然看完它還有兩天的時間才結束這一年,但是讀完『偷書賊』的心情讓我無法再繼續聚精會神讀其他的書了,於是決定讓2007的閱讀在『偷書賊』留下的深刻記憶畫下句點。

『偷書賊』讓我花了比平常一般書更多的時間才讀完,一方面這本書讀來實在太沉重,不時時放下書本讓自己呼吸一口新鮮空氣,彷彿自己如書中躲在地下室的猶太人、德國人一樣,快要喘不過氣來,另一方面,閱讀的過程中,幾度書本被小四的女兒拿去讀了,讓我對書中所談的文字的力量更有了深刻的體認。

本來我覺得小四還不適合讀這麼複雜的故事,不過看她一頭栽進書裡,而且進展迅速的往前翻閱,比起自己剛開始看這本書時還要更津津有味,忽然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的閱讀故事,當我跟她一樣年紀時,不也是隨手把身邊所有有文字的紙張都往自己的眼前送嗎?『偷書賊』描寫的不就是這樣一個『文字餵養人類靈魂』的故事嗎?於是我放心的隨她去,也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,她能更懂得去閱讀、欣賞、體會書本帶給我們的樂趣。

同一時間,小一的底迪正開始學國字,我隨手拿了『漢字的故事』講了幾個字給他聽,他也津津有味的自己翻閱起來,嘿,小傢伙,把拔希望你也會像姐姐一樣,愛上文字的力量。

關於書中描寫的二次大戰,德國與猶太人之間的問題,也勾起了我不同的閱讀記憶,那算是另一個閱讀故事了,也許作為2008年閱讀開始的故事再說好了。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

當『偷書賊』、『第13個故事』、『在一起,就好』同時在手上,從哪一本書先開始讀起成了困難的選擇,每一本都很想先睹為快,『偷書賊』名氣似乎最響亮,就留在後面吧,『在一起,就好』最新出爐,先放一下等不燙手了再開始,於是『第13個故事』成了第一個開始的故事。

眼睛該注意的不光是字母的形狀,還有其他書寫過程中展現出的特點:下筆的速度、紙張承受的筆力、行筆間的頓挫收放。你必須放鬆心情,什麼都別想,等你進入出神境界以後,你就會化身為一枝在羊皮紙上揮舞的筆,而羊皮紙上頭的筆墨則輕輕搔弄著你。到這個境地你才能看出作者的目的、思想、躊躇、期待、意圖,清楚得好像你就是作者振筆疾書時,照亮紙張的那盞燭光。

這是一打開這本書,馬上跳進我腦裡的一段文字,就是這一段文字,讓我在一開始的猶豫選擇之後,定下心來,能寫出這樣深刻閱讀經驗的作者,這本書瞬間就像文字裡描述一般,有了更深一層的意涵,等著打開它的讀者去慢慢體會。

書中藉著依個失去姐妹的雙胞胎女孩來寫一位"也是"雙胞胎的知名作家的故事,隨著作家緩緩道出藏在心底多年的秘密,一個個故事慢慢成形,所有讀著苦心等待而不得的"第13個故事"是否會由作家自己說出口,或是被女孩抽絲剝繭的還原真相?

書中手足之間的牽繫讓我心中久久不能平息,看這本書掉眼淚的人不多吧,好吧,我承認我眼眶充滿了淚水。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

其實我蠻喜歡看數學類的科普書,書架上還有不少以前台灣這類書不流行時,翻譯的大陸數學書,最近不知道又哪裡不對勁,又找了幾本這類書來看。

這是幾本中第一本開始讀的,其實生活中有很多與數學相關,很有趣的例子,就像書名『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?』,常搭公車的人應該也都有過經驗,不過到底原因如何?對搭車的人影響多大,不知道有多少人想過?生活中有趣的數學無所不在,如果把數學當作一種生活樂趣,就不會被它嚇到了。

我自己常常把數字放在腦袋裡打轉,例如一邊在高速公路上開車,一邊依照目前時速計算多久會到達目的地,若是與目的地距離很遠,那就計算幾分鐘後會到下一個收費站,有時後車上有別的朋友,他們會問何時會到達目的地,我的回答很少是3點鐘,大部分是3:07,常常這樣把數字在腦海中"玩弄",你會發現其實數字一點也沒有那麼高深莫測。

再舉一個例子,長途開車時小朋友總是無聊,我們會玩數字遊戲,例如,經過旁邊的車車牌號碼AA-1234,數字相加等於10,再碰到下一部車繼續往下加,加到200為止,超過一樣會爆喔,所以要慎選車牌來相加,一路上就不會無聊,當然,這樣的玩法只是基本型,真正長途開車,還需要變化各種花樣,小朋友才不會無聊。

講這麼多,要介紹的書呢?這本書的副標是『81個生活中隱藏的數學謎題』,通通是生活中的經驗來解釋數學,不需要特別的數學知識,也沒有高深的門檻(如果有的話,我早就看不下去了),建議有機會不妨找來看看。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

這一陣子公司忙著搬辦公室,在一番人力精簡後,能打雜的雜工已經不多了,當然也要捲起袖子把自己能幫忙的事多做一點,加上前幾天心情超鬱悶,本來的情緒出口通通封閉,苦悶電影院歇業,苦悶圖書館休館,整個人真的是憋到不行。

今天去三民書局把上周訂的書帶回來了,有肖想很久的偷書賊、第十三個故事,還有最近的在一起就好(怎麼都那麼厚啊),另外外加兩本其他雜書。

因為忙著搬辦公室,下午開著車在市區東跑西跑,領了書就放在車上,利用紅燈的時候一本本摸一摸、看一看,忽然覺得自己又笑又哭,笑的是又拿到了好多新書,可以快樂的閱讀,不由得從心底笑出來,哭的呢?當我看到『偷書賊』時,忽然有一種感覺,『偷』和『賊』,都是這麼不受歡迎的字眼,相信每個人都不願意接觸到這兩個字,但是把『書』加上去,竟然會有180度的大轉變,我對這本書的內容並沒去了解,但光是書名,一個『書』字,可以掩過另外兩字的缺點,讓這兩個字似乎不再刺眼,讓人生似乎又重新燃起希望,閱讀,是多麼讓人感動的行為。

希望好書日日有,替我的苦悶找到出口。

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自從上次寫了千年繁華那一本書之後,其實很快的就看完了二部曲喜樂京都(怎麼最近都挑到這種三連發的),然後移情別戀跳著去看黑暗元素,才又回過頭來看這最後一部京都思路,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京都味,就這樣被黃金羅盤攪局弄亂了,所以雖然讀完了好幾天,一直沒有寫心得,因為,好不容易培養起來的感覺已經不見了,在不對的情緒下看書真的是完全不對味。

不過這本書還是看出一點心得來,趁著有事沒睡覺,還是來講一下好了。

書名京都思路其實講的是京都各地的道路,沿路的風光,道路所及之處的景象,不過與前兩部比較起來,描寫的對象及著重的重點顯著不同,前面兩部多的是對市區街道、商家的描寫,也許這一部範圍放大了,不及去描述細節,反而是重在景物的描述。

結論呢?沒錯,前面說了,不對的情緒下看完了,所以心得可免,因為根本沒有享受到讀它的樂趣,也就沒有感覺,所以直接下結論,對於那些不熟悉的城市與鄉鎮的描述,看起來真是吃力,不過我寧願也許是我的心沒準備好去讀它,也許等下一次安靜下來讀過再說。

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

很用力的把第三部曲看完了。

很奇怪的說法吧,怎麼跟對第一部、第二部的說法有很大差異的感覺,且聽我慢慢說來。

簡單的說,第三部的難度遠超過前兩部,不是故事複雜,不是角色繁多,主要的差異在於,第三部有太多對於宗教、哲學及生命的探索,生命的意義在故事裡被由不同於一般人的眼光來看過,連至高無上的上帝也不過就是故事裡的一個角色,會衰老、會受到驚嚇,會隨著受到的外界力量而消失,難怪作者會被冠上『最危險的童書作者』之名。

Lyra這個不被世俗所羈絆的小女生,在第三部中長大了,不是年齡長大,而是心理上長大,小女孩不再只是小女孩,勇敢的Lyra仍然是勇往直前,義無反顧的追求自己心中的正義、真理與承諾,另一方面,Lyra也懂得了分離、割捨、忠誠、愛情等凡人不能避免的感覺,如果說黃金羅盤、奧秘匕首是無憂無慮小女孩(與小男孩)的天真冒險故事,那琥珀望遠鏡中,經歷過一切的Lyra,才算是蛻變成真正的懂得『選擇』的完整心靈。

故事中有太多角色,在過程中直接的戰死,赤裸裸的把真實的一面呈現於讀者的眼前,對於作者"下手"之重令人震撼,而複雜的角色也各司其職的、縝密的織起了整個牢不可破的故事網,即使是一個小角色往往也擔任了舉足輕重的地位,跨過不同世界的故事,把讀者再次帶領到無限的想像空間,只是這一次,讀來格外沈重。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

廣告的威力驚人,對於黑暗元素的注意力都放在第一部『黃金羅盤』上,除了黃金羅盤外,其他的兩部只是順著看下去,並沒有特別的期待。

翻開第二部『奧祕匕首』時,說真的蠻失望的,怎麼變成一個發生在現代倫敦的故事,Lyra和她的守護精靈呢?女巫和武裝熊呢?現代的倫敦,除了哈利波特外,怎麼還能有魔法?難道三部曲是不相連貫的三部曲嗎?真的讓我一時小失望了一下。

還好,故事馬上轉回來,發現了神秘出口的男孩,馬上進入了與黃金羅盤相比不遑多讓的奇妙世界,很快的,男孩與Lyra又展開了另一段的冒險,這段冒險也許少了一些第一部中的角色元素,但新出現的奇幻世界絕對更精彩,書名的『奧祕匕首』指的當然是一把匕首,這把匕首的法力無邊,帶領著讀者進入新的冒險,天使在空中飛翔,法力高強的女巫也出現了弱點而被擊潰,男孩的父親竟是另一個高潮,一段段故事發展下來,串連出又一個驚人的奇幻故事,只能說,太會說故事了。

第二部比第一部更強烈的表現出對於宗教的質疑,用孩童的眼光來看這個(這些)世界,無懼的帶領著我們去追求美好新世界,讀來不禁讓人也想進入那個奇幻國度,隨著書中主角去尋找美麗未來。

PS: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神奇窗口,可以在需要時,作為自己心情的轉換,願每個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奧秘匕首。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

電影看多了,趕緊回頭來裝氣質,不過京都三部曲沒看完,就先轉投入黑暗元素三部曲,還是改編成電影的小說,沒辦法,還是脫離不了電影的魔掌。

.1996年英國衛報童書獎、卡內基獎、英國書卷獎年度童書獎
.美國圖書館協會(ALA)「注目童書」、青少年十大好書
.號角書Fanfare榮譽書
.《出版人週刊》年度最佳圖書
.《書目雜誌》(Booklist)最佳編輯選書(Top of the list)
.2004年英國BBC「大閱讀」活動讀者票選最愛第3名(僅次於「魔戒」與《傲慢與偏見》)
.2007年英國卡內基獎70週年活動讀者票選「書中之書」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行至日本各地,造訪了不少人稱小京都的地方,發現各地都有不同的美景。然而,這些地方的景致雖讓人覺得短暫如夢,卻還是有夢醒時分,為有京都卻似一場無盡的夢,無限的延伸,卻又隨時給人驚喜。

這是書中的一段文字,也是我印象中的京都。

一開始被吸引的是書上的插圖,一張張黑白照片似的插圖,一點也不渲染的忠實呈現出京都的萬種風情,替這本書增色許多,隨著作者的文字,一下子就落入曾有過的京都記憶,雖然對京都的一切並非那麼的熟悉,但是看著看著,彷彿自己也隨著作者的成長腳步,一步步的看過許多年的京都百態,千年繁華。

京都印象其實蠻符合LOHAS的感覺,比起東京、大阪,多了一點慢的步調,當然,穿著和服的女性如果跑起步來也不恰當吧,不急不徐,慢慢的把自己融入,才是欣賞京都的好方法。

這樣的書本比起一般旅遊書讓人更能深入了解京都,如果你很快要去京都旅行,我想不適合把它當作參考,但如果你有足夠的時間來細細品味,也調整好自己的心情,建議可以找幾個書上提到的事物或地點來感受一番。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今天公車又碰到堵車,很不幸的,昨天只解決掉東京一個城市,今天一口氣把京阪神通通解決了。

一樣的作者一樣的風格一樣的版面,不過這一本少了一座建築,只有24座,最明顯的差異就是價格差了20元.....講到哪去了,不管啦,請看昨天的介紹,評語一樣。

這次不介紹作品了,我要好好想一想,要不要把時間留下來製作Google Map供參考。

博客來網址

本書同步加入我的書櫃
http://www.anobii.com/people/johnptc/

苦悶中年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